亞
⒈ “亞”的繁體字。
⒉ 次於?!秶Z•吳語》:“乃退就幕而會,吳公先歃,晉侯亞之。”南朝宋•劉義慶《世說新語•識鑒》:“諸葛道明初過江左,自名道明,名亞王、庾之下?!?/p>
⒊ 輸、低、較差。如:“他的歌唱技巧不亞於你?!?/p>
⒋ 相同、相等。《後漢書•卷四十•班彪傳上》:“節慕原、嘗,名亞春、陵?!薄赌鲜?#x2022;卷七十二•顏協傳》:“時吳郡顧協亦在蕃邸,與協同名,才學相亞,府中稱為二協?!?/p>
⒌ 掩。宋•蔡伸《如夢令•人靜重門深亞詞》:“人靜重門深亞,朱閣畫簾高掛。”《董西廂•卷一》:“幾間寮舍,半亞朱扉?!?/p>
⒍ 次一等的、第二的。如:“亞軍”、“亞熱帶”、“亞聖”。
⒎ 亞洲的簡稱。如:“歐亞大陸”、“亞太影展”。
⒏ 姊妹丈夫的互稱。通“婭”?!对娊?#x2022;小雅•節南山》:“瑣瑣姻亞,則無膴仕?!泵?#x2022;傳:“兩婿相謂曰亞。”
亞
⒈ 物體的分歧部分。明•張自烈《正字通•二部》:“亞,趙古則曰:‘物之岐者曰亞。’俗作丫、椏?!?/p>
⒉ 象聲詞?!稘h書·東方朔傳》:“伊優亞者,辭未定也?!币羶瀬啠q吚唔呀,小兒學語聲。
⒊ 助詞。猶阿,多用在親屬稱呼前,無義。 宋•無名氏 《張協狀元》戲文第五出:“亞哥,亞哥,狗膽梳千萬買歸,頭鬚千萬買歸?!?/p>
Asia; second; used as a prefix to nam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