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刓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刀,元聲。本義:削去棱角)
(2) 同本義 [pare the edges and corners]
刓,斷也。——《廣雅·釋詁一》
刻印刓而不能授。——《史記·酈生賈陸傳》
刻印刓忽不能予。——《漢書·韓信傳》
(3) 又如:刓剔(削剃)
(4) 磨損 [wear and tear]。如:刓隱(因磨損而模糊不清);刓缺(磨損殘缺);刓鈍(磨損鈍弊);刓弊(磨損)
(5) 雕琢 [carve]
刓方以為圓兮。——《楚辭·懷沙》
(6) 又如:刓飾(雕琢修飾);刓鑿(雕鑿);刓刻(刻削;研磨)
(7) 殘缺,凋敝 [wether]。如:刓困(凋敝疲困);刓弱(殘損疲弱);刓繆(損壞錯亂)
(8) 玩忽 [neglect]。如:刓弛(玩忽廢弛);刓脫(玩忽疏略);刓瀆(玩忽輕慢)
(9) 挖,剜 [dig]。如:刓其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