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廁
廁、厠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廠(
),則聲。“廠”,小篆字形象山崖,可以住人。“廠”作為漢字部首之一,常與“廣”( )通用,表示與房屋有關,如“廁”又寫作“厠”。本義:廁所)(2) 同本義 [toilet]
厠,雜也。言人雜厠在上非一也。——《釋名·釋宮室》
沛公起如廁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(3) 又如:男廁;女廁;廁屋(廁溷。廁所);廁籌(廁簡。大便后用來拭糞的小木片片)
(4) 假借為“側”。旁邊 [side]
上踞厠視之。——《漢書·汲黯傳》。注:“厠,床邊側也。”
居霸陵,北臨厠。——《漢書·劉向傳》。注:“厠,側近水也。”
上居外臨厠。——《漢書·張釋之傳》。注:“岸之邊側也。”
◎ 廁
廁
〈動〉
(1) 雜置;參與 [work in]。如:廁列(置于,列入);廁足;廁跡(插足,置身)
(2) 另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