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怠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從心,臺聲。本義:懶惰)
(2) 同本義 [lazy;idle;indolent]
怠,慢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懈,怠也。——《爾雅》
怠,賴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可先而不備,謂之怠。——《國語·周語》
吉事雖止不怠。——《禮記·檀弓》。注:“惰也。”
毋怠荒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》。注:“放散身體也。”
怠偷甚矣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》
俾君子易怠。——《公羊傳·文公十二年》
兵民怠而國弱。——《商君書·弱民》
有怠而欲出者,曰:“不出,火且盡。”——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
(3) 又如:怠荒(松弛荒廢);怠戲(怠情職責,縱情嬉戲)
(4) 疲倦;倦怠 [fatigued]
怠而后游于清池。——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
(5) 又如:怠容(疲憊的樣子)
◎ 怠
〈動〉
(1) 使…懶惰 [idle]
天大寒,硯冰堅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(2) 輕漫;驕傲不敬重 [treat without proper respect or courtesy]
其民怠沓其君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》
守卒皆怠炎( 王炎)。——《宋史·楊愿傳》
(3) 又如:怠玩(指玩忽職守);怠忽(輕慢疏忽);怠沓(怠慢不敬);怠廢(怠慢荒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