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悔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心,每聲。本義:悔恨,懊悔) 同本義 [regret;repent of]
悔,恨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宜無悔怒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云漢》
此講之悔也。——《戰國策·秦策》
悔不殺湯于 夏臺。——《淮南子·泛論》
雖九死其猶未悔。——《楚辭·離騷》
懷王悔,追 張儀,不及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列傳》
天其以禮悔禍于許。——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
可悔故也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
悔其隨之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
己為有悔。
可以無悔矣。
(2) 又如:悔親(因反悔而廢棄婚約);悔謝(悔過請罪);悔心革命(痛改前非);悔悟心行(反省思想、行為);悔尤(悔恨與過錯)
◎ 悔
〈名〉
(1) 過失;災禍 [fault or disaster]
庶無罪悔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抑》
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。——《易·系辭》
尚速有悔于予身。——《公羊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
(2) 又如:悔亡(禍害消除);悔吝(災禍);悔咎(過錯;禍殃);悔戾(罪過)
(3) 惡運 [bad luck;misfortune]。如:悔氣(壞運氣,倒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