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慰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心,尉聲。本義:安慰)
(2) 同本義 [comfort]
慰,安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有子七人,莫慰母心。——《詩·邶風(fēng)·凱風(fēng)》
以慰長想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·活板》
慰留不允。——清· 張廷玉《明史》
(3) 又如:慰眼(觀賞,飽眼福);勸慰(勸解安慰);自慰(自己安慰自己);撫慰(安慰);慰存(安撫慰問);慰唁(安慰勉勵);慰喭(對遭喪事者的慰問;安慰,慰勉);慰肅(慰問;整肅);慰納(安撫招納或接納)
(4) 居住 [live]
慰,居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(5) 問 [ask]
時時慰風(fēng)俗,往往出東田。——李白詩
◎ 慰
〈形〉
(1) 憤怒 [angry]
慰,一曰恚怒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(2) 段玉裁注:《小雅》:“以慰我心。” 毛曰:“慰,怨也。”《韓詩》作以慍我心。慍恚也。
(3) 心安 [be at ease]
夫妻心稍慰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
吾心甚慰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
(4) 又如:欣慰(喜歡而心安);慰姁(寬厚和悅);慰釋(寬慰;寬解);慰情聊勝天
(5) 抑郁 [depressed]。
◎ 慰
〈名〉
通“蔚”。病 [illness]
貪財而取慰,貪權(quán)而取竭。——《莊子·盜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