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環
環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玉,瞏
聲。本義:圓形而中間有孔的玉器)(2) 同本義 [jade bracelet]
環,璧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肉好若一謂之不。——《爾雅·釋器》。李注:“其孔及邊肉大小適等。”
行步則有環珮之聲。——《禮記·經解》
孔子佩象環五寸。——《禮記·玉藻》
聞水聲,如鳴佩環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記》
腰白玉之環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(3) 又如:環佩(古人衣帶上所系的佩玉);環玦(玉環和玉玦);環琨(環與琨,并為玉佩);環塡(兩種玉制的耳飾。環,耳環。塡,冠冕上的塞耳之玉)
(4) 泛指圓圈形的物品 [ring]
布巾環幅。——《儀禮·士喪禮》
瓜祭上環。——《禮記·玉藻》。注:“上環,頭忖也。”
(5) 又如:環中(圓環的中心;又比喻空虛而無是無非的境界);環利通索(連環鐵索)
(6) 數學中,具有加法和乘法運算的集合 [ring]。其中任兩個元素的并與對稱差仍是該族中的元素
環論
(7) 化學中,環形的結構或多個原子的一種閉鏈 [ring]。如:苯環;甾環
◎ 環
環
〈動〉
(1) 環繞,圍繞 [surround]
三江環之。——《國語·越語上》
戎翟之民實環之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二》
譬眾星之環極。——《文選·張衡·西京賦》
環而攻之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
竹樹環合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記》
賊環而進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環村皆獵戶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事類》
(2) 又如:環坐(環繞而坐);環絳(束腰的絲帶);環攻(圍攻);環瞰(包圍窺伺);環擊(圍攻);環迫(四面威逼)
(3) 旋轉 [revolve]
環拜以鐘鼓為節。——《周禮·樂師》
環山者三。——《戰國策·齊策》
九首蛇身自環。——《山海經·大荒北經》
(4) 又如:環回(循環,周轉);環拜(盤旋與直拜);環激(旋轉攪動);環濤(回旋的波濤)